[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365比分网址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氏起源、聚集地及历史名人
作者:吴志柏 收集    信息来源: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17 |社区|留言|评论|微博|交流|字体: | 投稿

  吴姓历来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之一。追根溯源,吴姓是从上古周族生根发派的。古公亶父是上古周族的领袖,即周太王,为后稷第十二代孙,也就是周文王之祖父。据《史记·周本纪》及《吴太伯世家》记载,周部落(姬姓)的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3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小儿子季历贤而有才干,娶贤惠的太任为妻,生下个儿子叫姬昌,有圣瑞,因而倍受古公宠爱。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很明显,古公是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希望于姬昌的。大儿太伯、二儿仲雍明白父亲想让弟弟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位给姬昌,于是便自动让贤,他们趁古公有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诲一带的吴越地区,不再返回陕西,并在那里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当时江南还很落后,由于太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从而归之千余家,当地土著拥立太伯为领袖,建立姬姓吴国,称为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义),也作勾吴。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承君位,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

与江南吴国逐渐兴起的同时,居住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落发生了重大变化。古公果然传位给季历,季历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他的遗志,联合诸侯,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初,姬发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另封周章和弟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由于太伯主动让贤,古公死后季历立,季历死后子姬昌立,姬昌死后子姬发立,所以倍受古人称赞。孔子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585年,仲雍的19代孙寿梦正式称王,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吴国君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一度攻破楚国。他的儿子夫差打破越国,战服齐军,北上与晋争霸,吴成为当时的强国。后来夫差骄傲自大,成日迷恋美人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理朝政,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贻误战机,结果于公元前473年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打败,弄得国灭身亡。夫差的子孙流散四方,以国为姓,称吴氏,这便是吴姓的由来。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及《姓氏考略》均认为吴氏不始于太伯的后代,而是在上古时已有吴姓,并引《山海经》说颛顼时有吴权,通阿女缘妇;引《史记索引》说,舜后封虞,虞音近吴,故舜后亦有吴氏;引《帝王世纪》说少康时有吴贺,与羿期射。按此说,则最早的吴姓是古帝颛顼时人吴权的后代。因颛顼建都王帝丘(今河南濮阳),故此支吴姓祖根在濮阳。不过,多数姓氏书都把出自姬姓太伯、仲雍之后,以国为氏的吴姓作为吴姓的主要来源,吴氏族谱更是如此。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新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发展繁衍,后分为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分隐居于江浙一带,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后又分衍出一些分支;还有一部分逃至齐、鲁、卫等地(今山东、河南境内)安家落户。

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叫季札。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立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为了回避王位,他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在乡下种田当农夫,他的3个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为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季札的孙子启蕃,曾任鲁国相国,因此在山东曲阜安家,其后代有一支因避难逃到山西,传至吴申,又南迁到楚国,官至大司马。当时正值战国末期,吴申预感到楚国必亡,秦国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于是激流勇退,携带家眷逃到江西庐山隐居起来。西汉初,吴申的长子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食邑3000户,因此这一支吴氏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吴芮的子孙5代为王,至6世孙吴千秋被免除封爵,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有一支东迁至今河南商丘,其后又有一支自商丘迁至南阳。此后,由于封爵、任官等原因,吴氏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据《宁都县志》记载,吴姓是唐至五代南迁到赣南的。据谱籍和史志资料载,南康横市田心吴氏,唐末从遂川和年迁来。五代后晋福元年,吴宣移居抚州,后裔分迁江西各地。吴纶次子吴宥,迁居福建宁化石壁、长汀,为闽、粤吴氏始祖。元明间向闽南、粤东转徙,后播迁四方。

     吴氏徙居福建始于唐初。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人闽开辟漳州,有中原吴姓军校随往;唐僖宗时,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人闽。据《吴氏宗族宝鉴序》云:吴孝先是仲雍的62世孙,与他同去福建的还有他的堂兄弟5人,他们分居福州、泉州、漳州、莆田、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四川总志》称:吴氏入蜀,以唐左武卫兵曹参军为始祖。宋、明以来,吴氏家族称盛于东南,最著名的一支是吴宣家族。吴宣是季札的53世孙,娶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为妻,五代时孟知祥割据称王,建立后蜀,吴宣成为驸马,家族一时显盛。但是,吴宣淡泊名利,又对孟氏王朝颇为不满,于是在63岁时毅然抛弃荣华富贵,携妻孟氏,儿子吴纶、吴经、吴绍,及长孙吴文福,举家东迁,辗转数千里,先在抚州临川石井里落足,不久,留吴经居此,自己同其他人再迁至建昌南丰青铜山定居,因而成为江西抚州、建昌地区吴氏的共同始祖。吴宣的后裔,不仅代有名人,而且又分出许多支脉。其中: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南迁广东兴宁,成为吴氏人粤始祖;吴纶的第二子吴宥从江西南丰竹家山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其子孙又分迁至台湾、广东、广西、香港等地。

     据《闽台关系族谱选编》,吴氏进入台湾较早,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和宣慰使杨祥奉元主之命,率6000大军渡海往使琉球(即今台湾岛),守台湾。明清以来大批福建、广东吴氏移居台湾开垦。吴沙开垦宜兰,把荒僻之地开垦农田8000余亩,建村落,开拓乌云港。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云霄人吴登高移居台北。此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清咸丰年间立吴沙昭绩碑,建吴沙纪念馆。吴姓先后开辟台北、台南、彰化、云林、嘉义、竹南、台东与苗栗大湖等地的农田与圩市。吴氏在台湾阿里山口还有吴凤庙,称为阿里山之神。发展至现代,吴姓是台湾第七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4%弱,台湾吴氏最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是吴宥的后裔,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在交通、金融、贸易、医药等多种领域拥有庞大产业,族众财大,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地区,大约始于元代,至清代,又有吴宣的后裔从广东嘉应迁入,现居于香港新界榕树澳、三角咀、丹竹坑等地。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之后,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现在,这一批吴姓族人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而且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文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由于任官或经商等原因,有更多的人迁入今越南。例如:唐朝中期,渤海吴氏有吴纳南任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因而迁居于越南北部;延陵吴氏中季札的50世孙吴权,五代时为南汉静海军节度使杨廷艺的牙将和杨的女婿,937年杨被部将矫公羡杀害,吴权于次年从爱州(今越南清化省)起兵击杀公羡,接着又在白藤江打败南汉军队,于939年称王,建立起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此后的千多年,越南的吴姓宗族不断发展壮大,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如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越南第一个皇帝姓吴,南越最后一个总统也姓吴,这不仅是一件趣事,而且正反映出越南吴姓宗族兴旺发达的情况。现在越南有200多姓,按人口数排列,吴姓为第六大姓。吴氏入朝鲜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是东汉时陈留吴氏家族中的吴凤,他因任汉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太守而迁至朝鲜。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有许多吴姓族人自中国东北地区东渡鸭绿江,到朝鲜开基立业,融入高丽民族,发展至今,吴氏在朝鲜的143个姓氏中已是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吴氏族人与其他姓氏一起移民南洋,迁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后均发展成为所在国华人社会中有重大影响的一支,并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才,例如,曾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便是其中的一员。此外,近代旅居欧洲、美洲的吴氏,大都聚族而居,他们对当地的文明与进步,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姓南迁千多年逐发展成海内外客家大姓之一。

吴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十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05%,分布很广,其中,以福建最多,约占该省人口的5%;其次,华东各省吴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也较高,均在2%以上。吴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宋代西夏人有吴姓;金时女真人姓古里甲氏、吾古论氏,汉姓均为吴;明朝赐元人巴图特穆尔、额特特穆尔、玛噜、谔勒哲特穆尔、布敦衮、济兰、多罗于、玛鲁等均姓吴;明、清时,云南临安府左能寨长官司(故治在今云南红河西南)土副长官为吴氏,系哈尼族;明、清时,贵州都均府土司有吴姓;世居沈阳、铁岭等地的清满洲人有吴姓;清满洲八旗姓乌尔锡氏、乌拉氏、乌苏占氏、兀札剌氏、乌雅氏、乌苏氏,均有改为吴氏者;世居易州、海州等地的清高丽人有吴姓;驻防新疆的锡伯族吴扎拉氏,汉姓为吴;裕固族巴依亚提氏,汉姓为吴;赫哲族吴丁克哈拉氏,汉姓为吴;达斡尔族乌力兹氏、库尔堪氏、爱协金氏、坤奇氏,汉姓均为吴;鄂伦春族吴卡尔康氏,汉姓为吴;鄂温克族阿本千氏,汉姓为吴;柯尔克孜族达本氏,汉姓为吴;蒙古、朝鲜、哈尼、布依、毛难、仫佬、傈僳、土家、京、壮、侗、苗、水、彝、白、佤、回、黎、羌、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吴姓。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姓高尾,至1945年台湾光复,改用汉姓吴。

郡望

隋唐时期,吴氏的郡望有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于此可见那时吴氏分布已相当广泛。据考,吴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延陵(今江苏武进县),称延陵堂。还有至德堂。

堂号

吴姓堂号:让德、种德。 延陵堂: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3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楹联

吴姓家族专用楹联,即吴姓家族常用以下族中名人嵌作楹联,以事彰扬,并表明为正宗吴姓之后。其昔有联云延陵望族,典出吴季札。廷尉名官,典出吴公。风裁峻历,飞帛书御史之名,典出吴中复。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典出吴申。

吴姓历代名人

名人之最

吴起,最杰出的吴姓军事家。战国初期的军事家。初在鲁国为将,遭谗害后到魏国,辅助李悝进行改革,受到魏文侯的重用,任为西河(今陕西合阳)郡守。魏武侯时他受到排挤,逃奔楚国,被楚悼王任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令尹等,在楚国进行改革,使国势日渐强盛。楚悼王死后,宗室大臣叛乱,他被乱箭射死。

吴广,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前209年,他与陈胜率900戍卒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起义,建立了张楚农民政权,他做假王。在进攻荥阳时,因与部将田臧意见不合被杀害。

吴敬梓,第一部揭露封建士大夫丑恶面貌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清代小说家。出身于官僚世家,到父亲吴霖时,家道开始衰败。早年热衷科举,曾考取秀才,后因贫困的生活和看透了官场的卑污,饱尝了世态的炎凉,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厌取了功名富贵,致力于写作。《儒林外史》就是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揭露了士大夫的丑恶面貌。

吴玉章,吴姓寿命最长的名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与孙中山等创建同盟会。1925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他生于1878年,卒于1966年,享年88岁。

吴道子,成名最早的吴姓名人。唐代著名画家。自幼贫穷孤苦,向民间绘塑工匠学习绘画,不仅才艺出众,而且刻苦用功,不到20岁,就以善于绘画而著名。做过县尉,后来成为唐玄宗时的宫廷画师。他擅画佛、道教人物,长于画壁,笔迹磊落,势状雄峻,相传曾于大同殿壁画嘉陵江300余里山水,当日而毕。他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长期以来,他被历代画家推崇为画圣,被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

吴三桂,镇压明末农民起义最得力的帮凶。武举出身,因父荫世袭为军官。明朝末年任辽东总兵,驻守山海关。李自成攻克北京,招他归降。他引清兵人关,受封为平西王。他主动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农民起义军,追杀明朝宗室。后来,他奉清政府命令,镇守云南,手握重兵,形成割据势力。康熙皇帝为了加强统一,实行撤藩,他举兵叛乱,自己称帝,不久病死。

吴藻,清代第一才女。生于1799年,卒于1862年。父亲和丈夫都是商人。开始她只是爱读书,后来试作词,取得成功,涌现大量佳作,成为有名的才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开国中将:吴先恩(红安籍)、吴克华、吴法宪(永丰籍。任过解放军空军司令。因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被撤职,开除党籍)、吴信泉(平江籍)、吴富善(吉安籍)、吴瑞林(巴中籍)。

开国少将:吴保山(赣县籍)、吴岱(长汀籍)、吴烈(萍乡籍)、吴融锋(永新籍)、吴振挺(红安籍)、吴自立(平江籍)、吴仕宏(通江籍)、吴荣正(通江籍)等32人。以上1/3强出自客家聚居地。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吴展(红四方面军十师参谋长)、吴光浩(红十一军军长)、吴振民(中国工农革命军二师副师长)、吴继光(国民党少将)、吴稚晖(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等5人。

赣南吴姓名人还有出自石城的清代赣南闽西佃农起义的杰出领袖吴万乾;出自寻乌的康熙版《赣州府志》的主撰吴之章;出自会昌的清代赣南私家图书馆的始建者吴湘皋;出自大余的20世纪30年代初在钨矿工人斗争中成长的孪生骁将吴朝贵、吴朝仁;出自南康的国民党中将吴德泽等。

     当然,浏览一下彪炳于史册的吴姓名人,便可知吴氏业绩之一斑。东汉初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三国时魏有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有文学家吴均,还有安徽宣城农民起义领袖吴承伯。唐代有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吴兢,庞勋起义军将领吴迥。五代时后晋有名将吴峦。南宋有名将吴蚧、吴璘弟兄,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大臣吴潜,文学家吴曾,词人吴文英。金有文学家吴激。元代有学者吴澄、吴莱,画家吴镇,戏曲作家吴昌龄。明朝至近代,吴氏多画家和小说家。例如:明代画家吴伟,工画人物,擅画山水,获御赐画状元印;清初画家吴历,擅画山水,笔墨苍润,与王时敏等合称清六家;清代画家吴熙载,善花卉,工书法,尤精篆刻;清末画家吴友如,作品参用西方绘画透视法,构图紧凑,线条遒劲简洁,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甚有影响;近代人吴昌硕,以写意花卉、蔬果为主,工诗和书法,尤精篆刻,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书画家、篆刻家;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出了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著名小说《西游记》;清末小说家吴沃尧,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此外,明代还有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吴勉,学者吴与弼,文学家吴应箕;戏曲作家吴炳,医学家吴又可,南明将领吴易。清代还有文学家吴绮、吴锡麒,诗人吴伟业、吴兆骞、吴嘉纪,散文家吴敏树、吴汝纶,医学家吴鞠通、吴尚先,植物学家吴其濬,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吴大瀓、江西石城佃农起义领袖吴八十,太平天国将领吴如孝。民国时期还有学者吴承仕,戏曲理论家、作家吴梅,北京大学教授吴虞,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鄂豫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吴光浩,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吴焕先。

     旅居海外的吴姓华人及居住在台湾、香港的吴姓同胞,除了上面述及者外,被列人当今世界华人超级富豪榜的有:台湾的吴东进四兄弟,拥有财富约46亿美元,排名第16;菲律宾的吴奕辉,拥有财富约25亿美元,排名第31;香港的吴光正,拥有财富超过24亿美元,排名第40位;泰国的吴玉香,拥有财富超过20亿美元,排名第50位。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的有:菲律宾的吴天恩,印度尼西亚的吴家熊、吴瑞基,泰国的吴多福;吴多禄,新加坡的吴水阁、吴育金、吴钦亮,日本的吴百福,美国的吴福金、吴迅,台湾的吴修齐、吴舜文、吴耀庭、吴火狮家族、吴贤二等。


365比分网址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我要投稿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365比分网址新年贺词
    黄龙吴氏宗亲举办一世祖礼孙公诞辰800周
    四川省部份吴氏辈派
    麻溪吴氏族谱(下)
    麻溪吴氏族谱(上)
    吴氏宗亲有个“厦门家”
    赤水河流域衔接世系垂世表
    湖南宁乡迁南京吴氏情况
    重视历史沉淀  发掘民间瑰宝
    湛江一年轻女孩的生命在呼唤:好心人救
    萍乡吴氏大宗祠奠基仪式暨萍乡吴文化交
    环太湖吴文化学者齐聚常州 为延陵季子铜
    《启丰公袭职敕书 文》
    皙公永新吴氏八派
    世万12世胜文、胜武世系
    开山鼻祖吴应祥至耳孙(大代)明清时期
    宋元明代季札鼒系至应祥支族
    唐前季札子玉系鼒支脉络
    湖南平江吴氏大宗祠12月举行峻工十周年
    江西丰城曲江龙津下渡口吴氏源流
    《永兴吴氏通山县宗亲联谊会》代表团首
    沧州明初移民分析
    河北保定吴氏统谱
    发表评论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